詳解電車分類
- 譜詠編輯
- 2023年6月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電動汽車 (EV) 根據電源、設計和用途可以分為多種類型。 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代號都不少,有諸如 EV、BEV、HEV、PHEV、EREV、FCV、MHEV等。其實,之所以有這麼多細分,主要就是車外充能方式及車內釋放能量的方式上有分別。
要弄明白每種代號代表什麼意思,其實只要知道其英文全稱就能明白。首先所有的簡稱裡面都有個 E和 V,這個 E 就代表電力,Electric;V就代表著車,Vehicle,涵蓋了各種帶電動特性的汽車。基本上配置了電動機的汽車都可以統稱為 EV。以下講解當前電動汽車最常見的分類。

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電池動力純電動車
這些車輛完全依靠電力運行,並由可充電電池供電。簡單來說使用大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來儲存為電動機提供動力的能量,只依靠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來給車輛提供動力,供它行駛,BEV 主要由底盤、車身、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氣設備等輔助系統組成。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電動車都是這種純電動車。
工作原理:

優點是環保節能零排放,無污染,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降低燃油成本,而且沒有噪聲,無需換油,節能省錢;缺點是容易令續航焦慮,目前的續航里程達不到人們所期望的標準,個別電池不靠譜會有安全隱患,另外相比同檔次的燃油車價格貴,充電時間長。
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混合電動車
Hybrid 即混合的意思,使用兩種或以上能源的車輛。這些汽車既有電動機又有引擎,但不能從外部電源充電。 HEV 依靠製動和引擎再生為電池充電。目前市面上的混合電動車都是燃油和電兩種能源驅動,簡稱油電混動;它就是在原傳統汽車發動機驅動系統不變的條件下加裝一套電動驅動系統,進行混合驅動。
這種車車內配有大容量電池。但是不用插電,直接用汽油發電來給電池充電。混動車型已經推出十餘年,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電動車興起之初,基本所有的名牌廠商,旗下均有生產混動車型。

優點是與傳統汽車相比,油耗非常低。而且不需要充電,只要加滿油,就能一邊當電動車使用,一邊當傳統車使用,電池組相對較小使成本低於純電動汽車兩套系統,兩者相輔相成,配合使用;缺點是價格貴、補貼少、可選擇車型較少、純電續航里程少、維護成本高 (因為它有兩套系統)。
PHEV(Plug-in Hybird Electirc Vehicle):插入式混合電動車
簡稱插電混動,Plug-in即插入的意思,字面意思就是可以插電的,車身有充電口,可接充電樁來充電。與HEV不同的就是其電池可以外接電源充電。這些車輛同時配備電動機和引擎,可通過插入外部電源進行充電。 PHEV 可以在有限的距離內依靠電力運行,一旦電池耗盡,車輛就會切換到內燃機作為備用電源。
這種車輛擁有較大容量的動力電池,可以實現三種動力驅動方式,即純電驅動,油電混合驅動,純燃油驅動。當然因為電池容量遠遠趕不上BEV的動力電池,所以如果純靠電動,基本只能跑80KM到200KM。只夠滿足日常的市內行駛。

優點是節能環保污染小、可以進行外部充電,與油混相比電池容量較大,可以單獨作為一台純電動汽車來用。與純電動汽車相比,它不會讓人有里程焦慮問題,因為它多了一套動力系,可以使汽車動力更加充足,行駛里程更遠;缺點是純電續航里程少、比傳統車輛更複雜的動力總成,這可能導致更高的維護成本、既需要充電又需要加油。
PHEV 和 HEV 的續航里程比 BEV 更長,並且可以在電池電量耗盡時切換為汽油動力,這對於長途旅行或充電基礎設施有限時非常有用。
不過一般而言,純電動汽車 (BEV) 最適合香港司機,BEV 的續航里程有限,每次充電通常約為 100-150 英里。 這使它們成為通常短途行駛且人口密度高的香港司機的理想選擇;香港的汽油價格是全球最高的,電動汽車成為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品;香港政府為購買電動汽車提供獎勵,包括免稅、減免登記費和在政府充電站免費充電;香港擁有廣泛的公共充電站網絡,方便駕駛者為電動汽車充電。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類型的電動汽車,例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混合動力汽車(HEV),可能也適合部分香港司機,視乎他們的駕駛習慣和需要。
參考資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