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百科丨原地熱車=毀車? 冬天到底需不需要熱車?
- 譜詠編輯
- 2023年12月1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香港這幾天的氣溫是急轉直下,一波又一波的降溫席捲而來。 每到冬天廣大車主就會遇到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冬天到底需不需要熱車? 今天的美林百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熱車」一說的由來
20多年前的國內汽車引擎都是採用的化油器技術,而化油器是需要有一個適合工作的溫度。在沒有達到最佳工作溫度之前,化油器就不能夠把燃油很好地霧化稀釋,導致供油系統不能正常運作。 所以車輛啟動後,需要先令防凍液溫度提升,當溫度上升到90℃左右才達到需要的最佳工作溫度。

▉電噴系統改變「熱車」習慣
但現在的汽車大多採用電噴供油系統,啟動後極短的時間就可以穩定轉速,外界溫度對它的影響十分有限,所以也就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原地熱車」了。

▉那冬天還有必要熱車嗎?
其實在很多汽車的說明書中,都有明確表示不需要原地熱車,但對於潤滑系統,還是需要一個熱車的過程。 長時間的停車會導致引擎內的機油流回機油底殼,使得上半部引擎缺乏潤滑。 預熱能夠將機油循環至活塞、連桿及曲軸等最需要潤滑的部位。

▉正確的熱車方法
正確的熱車方法是,啟動車輛然後低速行駛,這樣還沒來得及潤滑的零件也不至於劇烈運作而損壞。 這時候我們只需要把轉速控制在2000轉左右,等引擎的溫度上來之後就可以正常行駛了。
總之我們只要掌握一個重要原則:低溫慢速,冬季車輛起步應當是一個平穩升溫、漸進加速的動態過程,避免大腳轟油門的行為。
參考資料
Comentários